2020年8月,國家統計局、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《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》。
《公報》數據顯示,2019年我國R&D經費投入總量為22143.6億元,比上年增加2465.7億元,增長12.5%,增速較上年加快0.7個百分點,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。其中廣東R&D經費投入量為3098.5億元,占全國首位;此外山東、浙江、江蘇、上海、北京的R&D經費投入量也十分可觀,分別為1494.7億元、1669.8億元、2779.5億元、1524.6億元、2233.6億元。
2019年,我國R&D經費投入強度(與GDP之比)為2.23%,比上年提高0.09個百分點,再創歷史新高。從各地區來看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強度(與地區生產總值[4]之比)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(市)有7個,分別為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廣東、江蘇、浙江和陜西。
分產業部門來看,高技術制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3804.0億元,投入強度(與營業收入之比)為2.41%;裝備制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7868.0億元,投入強度為2.07%。
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超過500億元的行業大類有9個,包括制造業、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、醫藥制造業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、通用設備制造業、汽車制造業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、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,其中制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為13538.5億元。這9個行業的經費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的比重為69.3%。
從上表可看出,2019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為229.1億元,經費投入強度為3.16%。
從財政科學技術支出情來看,我國財政科技支出持續增加,經費投入突破萬億。2019年,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10717.4億元,比上年增加1199.2億元,增長12.6%。其中,中央財政科學技術支出4173.2億元,增長11.6%,占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的比重為38.9%;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6544.2億元,增長13.2%,占比為61.1%。
整體來說,2019年,我國科技經費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,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,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,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持續提高。與此同時,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鄧永旭解讀《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》稱,雖然我國科技經費投入規模穩步增加,結構持續優化,但我國仍存在R&D經費投入強度與美國(2.83%)、日本(3.26%)等科技強國相比尚顯不足,基礎研究占比與發達國家普遍15%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較大,R&D產出多而欠優的現象亟需改善等問題。
下階段,我國應持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,就以上問題做有針對性的部署,積極發揮政府投入對全社會R&D投入的引導和拉動作用,鼓勵社會各界增加R&D經費投入,營造良好學術生態和創新環境,不斷提高R&D產出質量和效率。
來源:國家統計局